猫奴的日常
名称:老黄黄黄黄黄 评论:281 分享:41 笔记数:733 地址:中国 粉丝:None 日期:2017-04-24 13:45:00 收藏:430 类别:normal
展开远程图
原网页
隐藏emoji
去掉双回车
查所有评论
未使用
未收藏
去视频水印
去图水印
最近宠物行业慢慢的在发生着变化,从很多无证的宠物市场被拆除,TICA赛事被推进到国内,让更多的专业猫舍可以通过参赛来判定自己所繁育的品种猫是不是真的优秀,能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裁判学习饲养知识和洗护课程,也能办俱乐部自己办比赛做主办方,甚至有希望考记分员做总积分(总积分需要从记分员做起,进行培训,再考试。花一个月的时间来做一本厚厚的从业资格题),这一行正在悄悄的发生着改变,而这种改变是正能量。 你的猫好,不再是你在宠物市场开个店满嘴好就是好。你说自己开猫舍,不是你家里全是笼子脏兮兮的就叫猫舍! 在日本,比赛专用笼子是必须有垫子的,因为猫咪长期猫垫站在笼子上是很不舒服的,去宠物店洗澡,是必须猫咪自主走出航空箱或者猫包的,不准强行拖拽宠物。 同理,西方国家对繁育和猫舍条件有明确的标准,不准笼养。并且所有被称为宠物猫的家庭,都应该做到对宠物绝育,这是对它健康的负责。如果你要引进国外的赛级猫,很多优秀的国外繁育人要求先看你的家庭饲养环境,更有甚者,拒绝将好的猫流入国内,因为宠物行业的乱,使得繁育人害怕你照顾的不好。 但这一切从现在开始,有了标准,有了对比,也有了更多人的付出。 今天有位红薯在聊天中指出,TICA和CFA等协会的确很好注册,但很难被认证,在这里,我也来说一句。 中国在协会目前算IN区,以前赛事少,没有积分,比起全美和欧洲的积分榜,所以自然而然排列到最低。 而TICA推荐猫舍,在首页有TOP10的推荐,分别是美国和欧洲很多的老牌猫舍,猫舍不是个人,我们的猫舍每年需要续费,就我繁育的孟加拉豹猫猫舍来说,老牌猫舍有些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父母离去了子女接替,这是一份事业,而很多专业的裁判,其子女也是宠物领域的专家,要做到被协会推荐,需要孜孜不倦的努力,这也是我们的信念! 那什么样的猫舍能被称为认证猫舍?当然每个人标准不一,有些宠友不懂,看到FLAG就相信。有些猫舍付费了就能挂汤卖药,有些则出售的每一只小猫都有自己的注册编号,认证证书。养宠物是一辈子的事情,要深入了解,不光了解猫,还要了解猫舍,和猫舍繁育人的品德。红书上不乏有很多宠友家里的猫很好,有RW头衔和GC头衔,我很开心很多家长能够了解品种猫,也很好的养的很好。 那什么是头衔呢?什么是积分? 从四月龄开始,幼猫就可以参加比赛来获得头衔,然后等10月龄开始打成猫永久头衔,有累计积分,每一年为一个赛季,不是自然年,以每年四月底为界限。永久头衔分区域冠军,地区冠军,超级大冠军,世界冠军,按照积分和比赛上赛环的成绩来评判,比赛是非常激烈的,分为成猫组,幼猫组,家猫组,绝育组,而所有组别都分长毛和短毛,像布偶和孟加拉豹猫在TICA算大品种,如果参赛的猫舍多,则还可以开单品种来比赛。每一年协会认定的临时品种,可在赛环做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例如去年出来的曼基康(矮脚猫),今年出来的斯芬克斯矮脚猫(就是长得像ET的无毛猫,但是是矮脚的)。 目前中国各地都有比赛,去年是TICA协会进入中国的第一年,很荣幸,我的幼猫去年打到了区域前25的短毛第7,全品种第6。年度颁奖典礼分大陆和台湾两边举行,大陆由协会主席LISA女士亲自颁发证书和奖花。 那比赛又是什么?猫咪比赛捉老鼠吗哈哈? 其实不是,这就是一个好的标准,由世界各地的裁判,来判定每一只猫咪的体型骨量头版毛色花纹还有性格,是否有失格的显性基因缺陷(例如尾巴折尾,布偶耳朵是白耳等),这些标准,由每一年协会的每一个品种委员会成员和裁判通过研究学习来制定。这样,我们猫舍也就通过这些来判定自己的繁育理念是不是正确,血统和所谓的好,是不是真的敢说!此外,我们也会通过从国外引进血统来让自己的繁育体系更加完善。 2015年,刚入行的时候有位赞助商就转发了一篇关于宠物行业的推送文章给我,大致意思是宠物行业行行色色的人都有,会洗澡就能开宠物店,就剪毛就是美容师,能生猫就叫猫舍,但总有行业先驱者跳出来做国产猫粮,做到尽善尽美,也总有一批有一批有信仰有抱负的年轻人,懂得用更专业的态度和知识在这个行业里做自己的特色,而渐渐的,差距就会拉开。 那又有人会说了,你这样带着猫比赛猫不是很累?你是真的爱它吗? 就一个猫奴而言,我最好我的猫不要打比赛,我也不在乎什么品相证书,只要性格好,我喜欢就好,如果流浪猫亲人,我能把它养的白白胖胖,做好绝育,它健康快乐,这就够了。我也很支持领养代替购买,6年前我捡过一条瞎眼的狗狗,双目失明,我带回家看了一个月的病,最后眼睛炎症全部痊愈,但眼球感光体已经坏死,没用了。当时狗狗按照牙龄在医院判定已经6岁,我养了4年,去年前初衰老死亡,一直陪着,最后亲手送去火化。 在这里我也想问问那些随手一键转发流浪猫狗信息的人。你们喂牛奶,喂火腿肠,但继续一走了之,请问有何意义?我从来不说我们应该怎么善待流浪猫狗,毕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事实是,只要是缘分,我捡的流浪猫,都会养到6月-8月龄,然后自费做绝育,因为养不过来,就再放回小区,喂食猫粮。我做的一部分工作,有些应该是流浪猫组织做的事情,但我不会每天挂在嘴上说我有多善良,我多有爱心,没必要,有时候,无非你看到流浪猫怀孕了,给她搭一个帐篷,做一个纸箱,在不漏雨的地方,放一碗粮食,它懂的。 同样的,也的确有一部分的人秉着要养就养好的想法,喜欢品种猫,这也没错。所以对我来说,这些朋友和家长如果是真的爱猫的,我的赛猫有宠物家庭喜欢,我就免去了它参赛的压力和繁育的使命,去宠物家庭做一个快乐的孩子,和一些小家子一起玩一起疯。 说了那么多,正因为我是喜欢猫的。我才更见不得一些乱七八糟的行为,来破坏这个和谐有爱的大家庭。也看不惯有人2个月就把猫卖了,都是皮肤病都是耳螨,然后宠友拿着来问我怎么办,我又送吃的又告诉他怎么搞,结果这猫自己跳楼摔死了。我想请问这是谁的过错?是新手家长的错,还是那个把猫卖了就收钱什么都无所谓的无良商人的错?! 2016年的亚宠展上,我孜孜不倦的告诉大家,这是孟加拉豹猫,这是一种宠物猫,也交到了很多朋友,通过微博,五湖四海的宠友都会来加我,甚至有人捡到了孟加拉豹猫,也会来问我几个月啦,怎么养。前几天河南的一位宠友问我,自己家里的猫感染了滴虫,又查出来胰腺炎,她疑虑医生的治疗方案,想来听听我的,最后大致和我说的一样,这样她放心了我也放心。 所以,这些也就是我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在这个行业立志成为一把标杆的理由,用自己学来的一切来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传播正确的饲养知识,这样才能改善整个行业的恶性循环。 最后,但愿全天下的宝贝们都健康快乐,就这就最大的心愿。 我家宠物最萌的瞬间 我和宠物的日常
最近宠物行业慢慢的在发生着变化,从很多无证的宠物市场被拆除,TICA赛事被推进到国内,让更多的专业猫舍可以通过参赛来判定自己所繁育的品种猫是不是真的优秀,能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裁判学习饲养知识和洗护课程,也能办俱乐部自己办比赛做主办方,甚至有希望考记分员做总积分(总积分需要从记分员做起,进行培训,再考试。花一个月的时间来做一本厚厚的从业资格题),这一行正在悄悄的发生着改变,而这种改变是正能量。 你的猫好,不再是你在宠物市场开个店满嘴好就是好。你说自己开猫舍,不是你家里全是笼子脏兮兮的就叫猫舍! 在日本,比赛专用笼子是必须有垫子的,因为猫咪长期猫垫站在笼子上是很不舒服的,去宠物店洗澡,是必须猫咪自主走出航空箱或者猫包的,不准强行拖拽宠物。 同理,西方国家对繁育和猫舍条件有明确的标准,不准笼养。并且所有被称为宠物猫的家庭,都应该做到对宠物绝育,这是对它健康的负责。如果你要引进国外的赛级猫,很多优秀的国外繁育人要求先看你的家庭饲养环境,更有甚者,拒绝将好的猫流入国内,因为宠物行业的乱,使得繁育人害怕你照顾的不好。 但这一切从现在开始,有了标准,有了对比,也有了更多人的付出。 今天有位红薯在聊天中指出,TICA和CFA等协会的确很好注册,但很难被认证,在这里,我也来说一句。 中国在协会目前算IN区,以前赛事少,没有积分,比起全美和欧洲的积分榜,所以自然而然排列到最低。 而TICA推荐猫舍,在首页有TOP10的推荐,分别是美国和欧洲很多的老牌猫舍,猫舍不是个人,我们的猫舍每年需要续费,就我繁育的孟加拉豹猫猫舍来说,老牌猫舍有些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父母离去了子女接替,这是一份事业,而很多专业的裁判,其子女也是宠物领域的专家,要做到被协会推荐,需要孜孜不倦的努力,这也是我们的信念! 那什么样的猫舍能被称为认证猫舍?当然每个人标准不一,有些宠友不懂,看到FLAG就相信。有些猫舍付费了就能挂汤卖药,有些则出售的每一只小猫都有自己的注册编号,认证证书。养宠物是一辈子的事情,要深入了解,不光了解猫,还要了解猫舍,和猫舍繁育人的品德。红书上不乏有很多宠友家里的猫很好,有RW头衔和GC头衔,我很开心很多家长能够了解品种猫,也很好的养的很好。 那什么是头衔呢?什么是积分? 从四月龄开始,幼猫就可以参加比赛来获得头衔,然后等10月龄开始打成猫永久头衔,有累计积分,每一年为一个赛季,不是自然年,以每年四月底为界限。永久头衔分区域冠军,地区冠军,超级大冠军,世界冠军,按照积分和比赛上赛环的成绩来评判,比赛是非常激烈的,分为成猫组,幼猫组,家猫组,绝育组,而所有组别都分长毛和短毛,像布偶和孟加拉豹猫在TICA算大品种,如果参赛的猫舍多,则还可以开单品种来比赛。每一年协会认定的临时品种,可在赛环做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例如去年出来的曼基康(矮脚猫),今年出来的斯芬克斯矮脚猫(就是长得像ET的无毛猫,但是是矮脚的)。 目前中国各地都有比赛,去年是TICA协会进入中国的第一年,很荣幸,我的幼猫去年打到了区域前25的短毛第7,全品种第6。年度颁奖典礼分大陆和台湾两边举行,大陆由协会主席LISA女士亲自颁发证书和奖花。 那比赛又是什么?猫咪比赛捉老鼠吗哈哈? 其实不是,这就是一个好的标准,由世界各地的裁判,来判定每一只猫咪的体型骨量头版毛色花纹还有性格,是否有失格的显性基因缺陷(例如尾巴折尾,布偶耳朵是白耳等),这些标准,由每一年协会的每一个品种委员会成员和裁判通过研究学习来制定。这样,我们猫舍也就通过这些来判定自己的繁育理念是不是正确,血统和所谓的好,是不是真的敢说!此外,我们也会通过从国外引进血统来让自己的繁育体系更加完善。 2015年,刚入行的时候有位赞助商就转发了一篇关于宠物行业的推送文章给我,大致意思是宠物行业行行色色的人都有,会洗澡就能开宠物店,就剪毛就是美容师,能生猫就叫猫舍,但总有行业先驱者跳出来做国产猫粮,做到尽善尽美,也总有一批有一批有信仰有抱负的年轻人,懂得用更专业的态度和知识在这个行业里做自己的特色,而渐渐的,差距就会拉开。 那又有人会说了,你这样带着猫比赛猫不是很累?你是真的爱它吗? 就一个猫奴而言,我最好我的猫不要打比赛,我也不在乎什么品相证书,只要性格好,我喜欢就好,如果流浪猫亲人,我能把它养的白白胖胖,做好绝育,它健康快乐,这就够了。我也很支持领养代替购买,6年前我捡过一条瞎眼的狗狗,双目失明,我带回家看了一个月的病,最后眼睛炎症全部痊愈,但眼球感光体已经坏死,没用了。当时狗狗按照牙龄在医院判定已经6岁,我养了4年,去年前初衰老死亡,一直陪着,最后亲手送去火化。 在这里我也想问问那些随手一键转发流浪猫狗信息的人。你们喂牛奶,喂火腿肠,但继续一走了之,请问有何意义?我从来不说我们应该怎么善待流浪猫狗,毕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事实是,只要是缘分,我捡的流浪猫,都会养到6月-8月龄,然后自费做绝育,因为养不过来,就再放回小区,喂食猫粮。我做的一部分工作,有些应该是流浪猫组织做的事情,但我不会每天挂在嘴上说我有多善良,我多有爱心,没必要,有时候,无非你看到流浪猫怀孕了,给她搭一个帐篷,做一个纸箱,在不漏雨的地方,放一碗粮食,它懂的。 同样的,也的确有一部分的人秉着要养就养好的想法,喜欢品种猫,这也没错。所以对我来说,这些朋友和家长如果是真的爱猫的,我的赛猫有宠物家庭喜欢,我就免去了它参赛的压力和繁育的使命,去宠物家庭做一个快乐的孩子,和一些小家子一起玩一起疯。 说了那么多,正因为我是喜欢猫的。我才更见不得一些乱七八糟的行为,来破坏这个和谐有爱的大家庭。也看不惯有人2个月就把猫卖了,都是皮肤病都是耳螨,然后宠友拿着来问我怎么办,我又送吃的又告诉他怎么搞,结果这猫自己跳楼摔死了。我想请问这是谁的过错?是新手家长的错,还是那个把猫卖了就收钱什么都无所谓的无良商人的错?! 2016年的亚宠展上,我孜孜不倦的告诉大家,这是孟加拉豹猫,这是一种宠物猫,也交到了很多朋友,通过微博,五湖四海的宠友都会来加我,甚至有人捡到了孟加拉豹猫,也会来问我几个月啦,怎么养。前几天河南的一位宠友问我,自己家里的猫感染了滴虫,又查出来胰腺炎,她疑虑医生的治疗方案,想来听听我的,最后大致和我说的一样,这样她放心了我也放心。 所以,这些也就是我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在这个行业立志成为一把标杆的理由,用自己学来的一切来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传播正确的饲养知识,这样才能改善整个行业的恶性循环。 最后,但愿全天下的宝贝们都健康快乐,就这就最大的心愿。 我家宠物最萌的瞬间 我和宠物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