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育课堂丨最全金渐层色号科普
名称:I-kitten匠心喵 评论:100+ 分享:1k+ 笔记数:None 地址:None 粉丝:None 日期:2020-06-27 19:28:00 收藏:1k+ 类别:normal
展开远程图
原网页
隐藏emoji
去掉双回车
查所有评论
未使用
未收藏
去视频水印
去图水印
这篇文章希望给渐层系英短繁育人提供些帮助,也希望宠物家庭在选择渐层时可以事先了解相关的基因知识,避免被外行欺骗,本篇重点介绍的是大家最感兴趣的色号,而我们看到的一切表现型包括色号(纹路)都是由几组基因决定的。 💫一、宽带基因 11和12色广泛认为是由宽带基因(Wide Band)决定的,该基因负责控制毛尖色的宽度,简言之就是渐层毛尖所占的比例,宽带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显性基因Wb,隐形基因wb)由于Wb是显性性状,且具有剂量效应(剂量效应是指当只存在一份显性基因Wb/wb时,毛尖色占1/4,即ny11;当存在两份显性基因Wb/Wb时,毛尖色占1/8,即ny12;而当基因型为wb/wb时,可能出现ny22-ny25。有一点需要提醒各位繁育人,这一理论不能作为预测后代色号的依据,按照该理论,25色配25色不可能出12色,而在繁育实践中,这种情况却不在少数。这也就证明色号实际是由多基因控制的,而宽带基因仍需研究论证,关于各色号毛尖分布见P2。 💫二、麻纹基因 麻纹基因是控制被毛纹路的第二组基因。显性基因用Ti表示,隐性基因用ti表示,当携带一份Ti时,躯干就不会出现纹路。若不携带麻纹基因,即基因型为titi时就会出现22-24色;具体表现为哪种,由斑纹基因决定。另外麻纹基因和重点色基因也共同作用,为避免混淆,不展开介绍。 💫三、斑纹基因 斑纹基因通过改变环状条带的排列形成不同类型的虎斑纹。显性基因用Mc表示,当携带一份Mc基因时,就会呈现鱼骨纹或豹点。豹点实际是通过另一基因的作用将鱼骨纹打断形成的,而这一基因目前还未被找到,因此目前无法区分鱼骨纹和豹点的基因型。若携带两份隐性基因,则表现为经典虎斑纹即22色。 小结:根据基因的显隐性,当猫咪基因型为Mc/Mc或者Mc/mc时,表现ny23-24(23鱼骨纹;24豹点),当基因型为mc/mc时,表现ny22(经典虎斑) ❗重点:三种基因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尽管宽带基因目前处在理论研究阶段,且无法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宽带基因与麻纹基因存在彼此抑制的关系。而斑纹基因相对于麻纹基因表现为隐性。
这篇文章希望给渐层系英短繁育人提供些帮助,也希望宠物家庭在选择渐层时可以事先了解相关的基因知识,避免被外行欺骗,本篇重点介绍的是大家最感兴趣的色号,而我们看到的一切表现型包括色号(纹路)都是由几组基因决定的。 💫一、宽带基因 11和12色广泛认为是由宽带基因(Wide Band)决定的,该基因负责控制毛尖色的宽度,简言之就是渐层毛尖所占的比例,宽带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显性基因Wb,隐形基因wb)由于Wb是显性性状,且具有剂量效应(剂量效应是指当只存在一份显性基因Wb/wb时,毛尖色占1/4,即ny11;当存在两份显性基因Wb/Wb时,毛尖色占1/8,即ny12;而当基因型为wb/wb时,可能出现ny22-ny25。有一点需要提醒各位繁育人,这一理论不能作为预测后代色号的依据,按照该理论,25色配25色不可能出12色,而在繁育实践中,这种情况却不在少数。这也就证明色号实际是由多基因控制的,而宽带基因仍需研究论证,关于各色号毛尖分布见P2。 💫二、麻纹基因 麻纹基因是控制被毛纹路的第二组基因。显性基因用Ti表示,隐性基因用ti表示,当携带一份Ti时,躯干就不会出现纹路。若不携带麻纹基因,即基因型为titi时就会出现22-24色;具体表现为哪种,由斑纹基因决定。另外麻纹基因和重点色基因也共同作用,为避免混淆,不展开介绍。 💫三、斑纹基因 斑纹基因通过改变环状条带的排列形成不同类型的虎斑纹。显性基因用Mc表示,当携带一份Mc基因时,就会呈现鱼骨纹或豹点。豹点实际是通过另一基因的作用将鱼骨纹打断形成的,而这一基因目前还未被找到,因此目前无法区分鱼骨纹和豹点的基因型。若携带两份隐性基因,则表现为经典虎斑纹即22色。 小结:根据基因的显隐性,当猫咪基因型为Mc/Mc或者Mc/mc时,表现ny23-24(23鱼骨纹;24豹点),当基因型为mc/mc时,表现ny22(经典虎斑) ❗重点:三种基因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尽管宽带基因目前处在理论研究阶段,且无法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宽带基因与麻纹基因存在彼此抑制的关系。而斑纹基因相对于麻纹基因表现为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