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猫养成方法|日均遛猫三小时
名称:马可小歪泥 评论:55 分享:46 笔记数:122 地址:United States 粉丝:None 日期:2022-07-02 14:41:00 收藏:106 类别:normal
展开远程图
原网页
隐藏emoji
去掉双回车
查所有评论
未使用
未收藏
去视频水印
去图水印
众所周知Mako每天早晨都要出门巡逻领地,入夏以后白天变长,所以更频繁地在晚饭后放他出门。最近两周Mako开始主动走出小区领地,去到Downtown的大街上,对人群、汽车和大狗逐渐脱敏、也开始接受牵引绳的信号,刷新了我对猫咪社会化的认知。 夜间很难拍视频,所以放了一些图片。3⃣️4⃣️Mako在小区门口蹲着看人车狗,观察期间他会原地不动,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去打扰他、跟他一起等5⃣️6⃣️Mako观察完了,开始往停车场里跑,老父亲不得不干涉,把Mako拎回安全的地方。 去年九月,Mako一岁半的时候,我开始每天带他出门,十一月中旬停止,今年一月重启。遛猫地点是小区的花园,环境里有大人小孩、狗和其他家猫。遛猫一个月后我放开了牵绳,让Mako自由活动;三个月后Mako开始自己进出电梯;五个月后开始跟人上下楼梯;半年后能探索小区以外的安静树丛;现在,八个月后,他开始戴牵绳走到城市街道上、在有车流和人群的环境中作出了违背天性的反应:无视噪音、保持淡定,而不是躲藏。 Mako所有的“进步”都不是由任何训练、零食引导达成的,他需要的是时间和选择的空间。对于我来说遛猫就是开门、等待、跟随,很多时候,不是站在原地,就是在某几个花坛之间重复来回。遛猫的时间,总是在那些我还没睡醒或者困得要命的时段,因为猫就是晨昏型动物。 很多尝试遛猫的饲主没有决定好遛猫到底是满足饲主的需求还是猫的需求。 猫需要自己决定在几点钟出门、去什么地方、要什么时候回家。他们需要使用那些有比人类发达得多的感官功能来判断到底哪里、何时才是安全的。他们被DNA驱动去埋伏猎物和寻求躲藏的地点。他们需要一点一点地试探和拓宽领地。 但是当人抱有“我想带猫出门”的心愿时,就会思考自己什么时候想出门、想去哪里旅游、猫为什么不能就好好地呆在包里、他早上五点就吵着要出门怎么办、坐车有什么可怕的、他跑到泥里会不会变得很脏、她为什么一直蹲在同一棵树下面不动、他都不能走起来、啊好无聊。但是这跟猫的需求又有什么关系呢?(可能有负相关的关系……) 舒适遛猫的方式就是问好猫的意见、和猫一起出门、想象自己比花丛更矮、想象听到的每分贝的声音都要被放大三十倍,如果不能想象,那就当一个会挪步的木桩,杵在猫身边,就可以了。然后猫就会给你惊喜。
众所周知Mako每天早晨都要出门巡逻领地,入夏以后白天变长,所以更频繁地在晚饭后放他出门。最近两周Mako开始主动走出小区领地,去到Downtown的大街上,对人群、汽车和大狗逐渐脱敏、也开始接受牵引绳的信号,刷新了我对猫咪社会化的认知。 夜间很难拍视频,所以放了一些图片。3⃣️4⃣️Mako在小区门口蹲着看人车狗,观察期间他会原地不动,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去打扰他、跟他一起等5⃣️6⃣️Mako观察完了,开始往停车场里跑,老父亲不得不干涉,把Mako拎回安全的地方。 去年九月,Mako一岁半的时候,我开始每天带他出门,十一月中旬停止,今年一月重启。遛猫地点是小区的花园,环境里有大人小孩、狗和其他家猫。遛猫一个月后我放开了牵绳,让Mako自由活动;三个月后Mako开始自己进出电梯;五个月后开始跟人上下楼梯;半年后能探索小区以外的安静树丛;现在,八个月后,他开始戴牵绳走到城市街道上、在有车流和人群的环境中作出了违背天性的反应:无视噪音、保持淡定,而不是躲藏。 Mako所有的“进步”都不是由任何训练、零食引导达成的,他需要的是时间和选择的空间。对于我来说遛猫就是开门、等待、跟随,很多时候,不是站在原地,就是在某几个花坛之间重复来回。遛猫的时间,总是在那些我还没睡醒或者困得要命的时段,因为猫就是晨昏型动物。 很多尝试遛猫的饲主没有决定好遛猫到底是满足饲主的需求还是猫的需求。 猫需要自己决定在几点钟出门、去什么地方、要什么时候回家。他们需要使用那些有比人类发达得多的感官功能来判断到底哪里、何时才是安全的。他们被DNA驱动去埋伏猎物和寻求躲藏的地点。他们需要一点一点地试探和拓宽领地。 但是当人抱有“我想带猫出门”的心愿时,就会思考自己什么时候想出门、想去哪里旅游、猫为什么不能就好好地呆在包里、他早上五点就吵着要出门怎么办、坐车有什么可怕的、他跑到泥里会不会变得很脏、她为什么一直蹲在同一棵树下面不动、他都不能走起来、啊好无聊。但是这跟猫的需求又有什么关系呢?(可能有负相关的关系……) 舒适遛猫的方式就是问好猫的意见、和猫一起出门、想象自己比花丛更矮、想象听到的每分贝的声音都要被放大三十倍,如果不能想象,那就当一个会挪步的木桩,杵在猫身边,就可以了。然后猫就会给你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