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救助寄养:成本、疾控、取舍与伪命题
名称:ChineseDesigner-Adoption 评论:2 分享:3 笔记数:None 地址:None 粉丝:None 日期:2023-10-14 10:34:58 收藏:0 类别:normal
展开远程图
原网页
隐藏emoji
去掉双回车
查所有评论
未使用
未收藏
去视频水印
去图水印
救助两年半,关于寄养似乎踩了很多坑但又没踩全,反正每次寄养都会有新坑出现 狗和猫各不相同:狗在疫苗打齐之前主要是犬瘟细小风险,冠状腺病毒极少见。打齐后如不需要特殊护理,主要体现在寄生虫皮肤病、口粮劣质或遭克扣、社会化极差、狗群行为管理、传染性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猫救助经验太少,但疫苗是否齐全现在已经证实并不能成为主要衡量标准(如杯状疱疹不能完全通过疫苗预防也不能通过pcr完全排除,支原体衣原体在疫苗保护之外,更复杂的如艾滋口炎传腹etc.) 所谓“救助寄养”是否为伪命题?当我们在讨论“救助寄养”的时候,救助人真正的诉求是什么? ⚡出于救助目的的寄养,和以寄养为手段的救助,似乎天然带有以下属性: 低成本、高密度、背景复杂、散养混养,有经验又不够专精的、时而自信时而疏忽的、反馈不及时的、忙碌的负责人。 🌞但救助的“出口”是:领养、自留、放归或放弃。 以结果倒推,领养对健康和社会化要求很高,放归对健康要求较高,自留全看财力精力,但过分病弱和社会化极差的动物会更容易被放弃。 🌟那么显然,所谓“救助寄养”需要考量的问题是:如何在背景复杂的群体饲养中,最大程度地兼顾健康安全与社会化训练,并尽量压缩成本。 ❗散养和容量重要吗?看似流浪动物福利的指标,反而成为阻碍健康和社会化的荆棘。 💡那么,打造一个低密度、环境与族群较稳定、背景清晰、日常护理流程标准化、观察仔细反馈及时,最好位置繁华交通便利的“救助寄养”可能实现吗? 看起来似乎又回到了商业寄养的惯例要求。 关于流浪动物救助后的安置寄养,将成为我下一阶段的主要思考和努力探索的方向之一。
救助两年半,关于寄养似乎踩了很多坑但又没踩全,反正每次寄养都会有新坑出现 狗和猫各不相同:狗在疫苗打齐之前主要是犬瘟细小风险,冠状腺病毒极少见。打齐后如不需要特殊护理,主要体现在寄生虫皮肤病、口粮劣质或遭克扣、社会化极差、狗群行为管理、传染性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猫救助经验太少,但疫苗是否齐全现在已经证实并不能成为主要衡量标准(如杯状疱疹不能完全通过疫苗预防也不能通过pcr完全排除,支原体衣原体在疫苗保护之外,更复杂的如艾滋口炎传腹etc.) 所谓“救助寄养”是否为伪命题?当我们在讨论“救助寄养”的时候,救助人真正的诉求是什么? ⚡出于救助目的的寄养,和以寄养为手段的救助,似乎天然带有以下属性: 低成本、高密度、背景复杂、散养混养,有经验又不够专精的、时而自信时而疏忽的、反馈不及时的、忙碌的负责人。 🌞但救助的“出口”是:领养、自留、放归或放弃。 以结果倒推,领养对健康和社会化要求很高,放归对健康要求较高,自留全看财力精力,但过分病弱和社会化极差的动物会更容易被放弃。 🌟那么显然,所谓“救助寄养”需要考量的问题是:如何在背景复杂的群体饲养中,最大程度地兼顾健康安全与社会化训练,并尽量压缩成本。 ❗散养和容量重要吗?看似流浪动物福利的指标,反而成为阻碍健康和社会化的荆棘。 💡那么,打造一个低密度、环境与族群较稳定、背景清晰、日常护理流程标准化、观察仔细反馈及时,最好位置繁华交通便利的“救助寄养”可能实现吗? 看起来似乎又回到了商业寄养的惯例要求。 关于流浪动物救助后的安置寄养,将成为我下一阶段的主要思考和努力探索的方向之一。